自2011年Pinterest异军突起,备受关注以来,众多公司竞相效仿,其中包括社交问答网站Quora、创意产品销售网站Fab.com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探讨社交媒体从长形窗体(long-form)到推送按钮(push-button)的进化历程,Twitter和Tumblr等社交内容抓取网站的兴起,以及Pinterest和其他类似网站向抓取内容结构化设置的变迁。
在社交媒体过去十年的进化过程中,总的趋势是从长形窗体逐步向推送按钮过渡,参与摩擦越来越少,对用户的要求越来越低。
1999-2004:博客平台
自1999年博客推出以来,这种写作类的网站需求呈逐年上涨之势。这类网站通常有两类用户群,即写作者(1%左右)和阅读者(99%左右)。点评网站Yelp(2004年)就是这样一个为用户提供交流的平台。
2004-2007:状态消息网络
Facebook (2004年)和Twitter (2006年) 通过图片和状态更新等形式,加快了长博客向短消息的转变。减少了内容创作和内容消费摩擦,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极广泛的用户群。
2007-2010:推送按钮交互
在Twitter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用户行为,如转发其他人的内容等。类似的,Tumblr整合了长、中、短三种形式的内容,并提供“转发(re-blog)”功能,用户点击一下相应按钮,便可很方便地抓取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同时,Instapaper (2008年)、Evernote (2008年),以及Read It Later (2008年)均推出应用,允许用户收藏感兴趣的内容,稍后阅读。不过,所有这些服务都没有很强的的社交元素。
Foursquare (2009年) 是首批脱离推送按钮交互而产生社交内容的网站。通过签到,用户向好友广播自己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无需文字便可新建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社交服务的内容仍以时间顺序进行,而从时间流到内容结构化收藏则是社交媒体的下一次大革新。
2010至今:结构化收藏和社交剪报
Pinterest (2010年发布)是第一批整合推送按钮内容生成(通过书签和re-pinning)和内容收藏(boards)的网站,允许用户从整个互联网及本网站的其他用户收集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看起来有点类似Tumblr,但将博客流转变成了可分享的结构化社交剪报。更重要的是,它方便新用户使用和分享这些结构化内容。
Pinterest可能不像Instagram一样兼容Facebook,但这种行为催生出了一个新的社交媒体市场。
结语:
2012年将见证互联网结构化、推送按钮及社交剪报的快速发展,因为绝大多数用户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内容创造,而以结构化方式(如图片)进行内容消费的速度则相当快。正如社交媒体改变信息消费的第一波变革一样,社交剪报的下一波变革将彻底改变用户发现和与内容交互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