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喜欢看结局圆满的故事一样,我们总是对成功的事例津津乐道,希望能从中学到于己有用的经验。然而,我们却往往容易忽略或不忍触碰那些惨痛的败笔。从失败说开来,并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2011年的互联网领域,有很多惊人的成就,当然也不乏重大失误。以下是总结出的2011年7大失败案例:
1. HP
HP是乔布斯年轻时很欣赏的一家公司,但讽刺的是,乔布斯生前发布的最后一款伟大的产品却基本上摧毁了HP的消费业务。
2011年,HP失误的地方很多。去年,HP收购Palm并同时获得WebOS平台。整个科技界为之兴奋,期待它能带来除iOS和Android之外的第三个平台,然而,我们等来的却是运行WebOS的平板电脑TouchPad,该平板既不卖座,更无法与iPad抗衡。今年8月,HP宣布停止WebOS的后续开发工作,WebOS被判死刑。虽然日前,HP的CEO Meg Whitman称不会放弃WebOS,将开放WebOS软件的源代码,但面对Android庞大的开发者生态系统,WebOS的前景仍显暗淡。
2. RIM
RIM赢得了“年度最无忧无虑科技公司奖”,曾经移动领域的霸主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年10月,RIM遭受了因数据中心信息堵塞引起的为期三天的黑莓手机服务中断,影响范围遍及欧洲、中东、拉丁美洲以及印度等广大地区。本来,出现问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RIM的表现却相当糟糕,花了好几个小时官方才证实确实是系统出了问题,确认问题后既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给出何时恢复服务的承诺。本次服务中断让RIM损失了5000万美元。
而平板电脑BlackBerry PlayBook更是RIM的另一大败笔,出货量远低于预期,损失数千万美元。
3. 索尼
索尼的PlayStation Network(PSN)是一项收费服务。今年4月,该网络被黑客入侵,7700万用户的个人资料遭外泄。索尼没有第一时间提供恢复工作的时间表,且三周后索尼才给出切实的反应,整个恢复工作历时5周。
服务中断是时有发生的事,但索尼应该采取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的问题。
4. Color
Color是一个图片分享应用,今年3月,该应用还未上线就获得了4100万美元投资,高调的开场很快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过分华丽的登场反而是其落寞结局的鲜明反衬。尽管前不久,Color重新推出了以Facebook为中心的新版应用,但仍没有丝毫起色,泡沫般的故事也已基本走向尾声。
5. Google 改版
今年,Google对其好几项主要服务进行了重新包装,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当属Google Reader的改头换面,删除了很多用户喜爱的社交功能。
Gmail也遭到了类似的“糟蹋”,改版后的界面或许是比以前美观了,但可用性却不如以前,如用莫名其妙的图标代替文本按钮等。
另外,继今夏推出在所有Google服务中无处不在的黑色导航栏后,11月又对该导航栏进行了全面更改,用户还未来得及习惯前版更新,又得忙着适应新的版本。
6. Google “瘦身”
为达到为其服务“瘦身”的目的,今年Google大刀阔斧地关闭了大量产品,同时也无视了部分用户的利益。或许,真的验证了那句老话:不要相信免费付费。
Google砍掉的服务包括:编程工具Android App Inventor、社交网络Buzz、产品试验平台Labs、方便开发人员搜索代码的Code Search、以时间轴方式来显示搜索结果的Timeline,以及Wave、Knol、Friend Connect等等。
7. Netflix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在线影片租赁服务提供商Netflix曾计划拆分在线流媒体服务和DVD租赁业务,并将DVD租赁邮寄服务拆分出来更名为Qwikster网站。该举措不仅让其损失了上百万用户,同时也导致其7月份的股价下跌了60%左右。
虽然仅仅过了一个月左右,Netflix就宣布放弃此前的拆分计划,但此次决策上的失误让其损失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