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与眼下绝大多数仍需要“烧钱做规模”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相比,移动支付显然是离钱更近,可以想象的盈利空间巨大的一门生意。
在今年迅速升温的移动支付领域,除了那些原有的第三方支付“大佬”们平移至移动设备上之外,Google推出Google Wallet,押宝近场通讯支付,加上Square的出现也让更多原本被阻挡在“牌照”门外的创业者又一次心潮澎湃,视其为新偶像。
只不过,那场发生在大洋彼岸的“金融大佬与互联网icon”之间颠覆与反颠覆的角力,对于必须自己亲临一线战场的国内创业者来说,究竟又会有多大的指导意义呢?
学不来的Square
在此次采访过程中,几乎国内每一家致力于非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讯技术)近场支付技术/设备的创业公司在谈及业界icon时,都会言必及Square。而在大洋彼岸,Square的创始人兼CEO,同时也是Twitter的创始人兼董事长Jack Dorsey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继乔布斯之后的“下一个硅谷创新之父”。
在上个月参加科技博客GigaOm2011年度论坛时,Jack Dorsey曾表示,他不希望人们觉得Square是一家移动支付公司,而是“用支付给人们创造了一种体验,让人们知道原来支付可以变得这么简单,但Square并不是一家简单的支付公司”。
你可以认为,这是Jack Dorsey在媒体面前打的“太极”,但其最新推出的一项“Card Case”服务的确已经将整套支付体验做得足够“梦幻”和“富有颠覆意义”。假设你已经在你常去的星巴克咖啡店里使用过一次Square的信用卡读卡器,当你再次光临这家咖啡店时,只需报出自己的名字,店里的IT系统就会自动将这一信息推送至后台,并调出你此前在这家店里的消费信息和个人图片,店员在核实确认之后就已经完成了信用卡支付的整套流程。
换句话说,原本“掏出钱包-刷卡-签字”的这一整套身体动作已经在你和店员短短几分钟的闲聊过程中被完全取代了。
如果说仅是这一项服务就已经足够让你亢奋了的话,Jack Dorsey真正希望Square去做的,正是通过陆续发明一些新的终端设备和应用程序,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这样令人亢奋的使用体验。
他在GigaOm年度论坛上提到,无论是Square还是他所创立的上一家公司Twitter,本质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重新建构一种沟通关系”。无论是140个字的短消息还是用户信用卡的支付信息,都是用来完成一次面对面的互动式沟通的数据而已。而当他谈及技术的本质就是“艺术、无拘束的状态、以及侘寂(Wabi-Sabi,传统日本美学的概念)”时,在场的很多人都恍惚以为,这是那位刚刚逝去的硅谷创新之父重回人间。
但话说回来,正如在过去十几年间,无数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高喊着“向苹果学习”的口号,却无一能出其右一样,Jack Dorsey在那次大会上最后向与会者提及的“The Next Big Thing”(下一个大事件)——医疗——也证明了要学习Square的这一整套系统工程的难度及其不可复制性。
具体到它最早推出的那款直接通过iPhone识别信用卡的读卡器,曾任万事达卡大中华区总裁、现钱方支付CEO冯炜权在接受采访时也向南都记者解释称,基于中国和美国对于支付风险责任归属处理的不同国情,Square模式很难被完全“照搬”到中国来。
与银行合作,主要面向拿不到POS机的中小商家,为银行提供成本更低廉且更易于实现的解决方案,而非对其进行全盘颠覆,是目前大多数有着中国版Square之称的初创公司更为现实的路径选择。
Google离Wallet还有多远?
撇开准备下“更大一盘棋”的Square不说,另一家“互联网icon和大佬”气质兼备的美国公司Google或许更应当被称作是移动支付的开局者。但其从去年初开始主推的基于NFC的非接触式支付技术,似乎并不像其过去所推出的那些互联网产品一般所向披靡。
简单来说,这个被Google称为Google Wallet的移动支付系统是要通过与智能手机厂商联合,在手机中嵌入一块移动支付芯片。当用户手持这样一款手机光顾一家店铺,而店内恰好安装了支持同样系统的手机支付设备,则只需要在设备前点击手机即可完成支付。
而在现实中,这个听起来极富科幻意味、企图帮助人们彻底甩掉钱包的支付体验,首先会遇到的第一个显而易见的难题即是,无论是在个人用户端还是商户端,要大规模普及NFC技术仍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时间,并且还需要得到商家的配合,专门为该技术改变自身的支付手段和支付流程。
此外,也有分析师指出,另一股可能阻碍Google Wallet快速普及的力量将来自于发卡机构。这位隶属于美国Drop Labs的移动商务与移动支付分析师指出,由美国四大运营商中的三家(AT&T Mobility、T-Mobile美国和Verizon Wireless)合资成立的Isis公司已经与三家大型发卡机构JPMorgan Chase、US Bank和Capital One签订合作协议,推广其专属的移动支付NFC技术。这让人有理由相信,从发卡机构的角度出发,他们更愿意和运营商合作,只需要向后者支付通讯费用或是与其分成,而非再邀请Google加入,并遵循后者惯用的“免费”规则来玩这场游戏。
发卡机构作出这样的选择,其背后的动机并不难以猜测。显而易见,整套Google Wallet系统完全是围绕Google的体系而设计,给发卡机构留下极小的腾挪空间。这难免会让后者顾虑其最终只能变成Google整个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通道,而丧失自己苦心经营几十年才积累下的消费者“头脑份额”。
这迫使Google只能转而从一些中小型的发卡机构入手,但不可避免的是,这些中小型的发卡机构或许也与那些业界“大佬”一样认为,拥有近2亿手机用户的运营商在对手机和用户关系的控制力会更强于Google,而同样选择押宝在Isis。
在此,我们并无意指摘移动支付这一不可逆的大趋势,并且有更多互联网背景的企业加入其中,也的确能为用户带来更多更炫的支付体验,毕竟这才是他们最为擅长的领域。但对于Google而言,以其今日之体量进入极为敏感的金融领域,必定会引起利益相关者的高度警惕。
这或许正是Google在向用户“Wallet”迈进的过程中最大的当破之局。
大佬纷争下的一场持久战
回到中国现实的金融土壤上。基于NFC技术,究竟是由银联主导的13.56MHz方案,还是由中国移动主导的2.45GHz方案最终会成为行业标准,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谜团。
一种更具可能性的结果是,11月29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在2011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年会上表示,国际通行的13.56MHz方案和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2.45GHz方案因各有优势和不足,都将纳入行业标准。
这就意味着,尽管2010年手机支付客户数量已达9028万户,而手机用户总量已突破9.5亿户,但这个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巨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却极有可能因为涉及两个产业的利益博弈,而导致爆发点的推迟到来。
理论上,从“信用卡取代纸币”到“附带支付功能的手机取代信用卡”的这一场“扔掉钱包”的革命,是在技术的推动和普及下给用户带来了更简便快捷的支付体验而实现的。但在现实中,至少在可以预见的两三年时间内,无论是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还是非NFC的近场支付技术/设备,都很难为大多数用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支付体验。
自1985年3月,中国境内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在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发出至今,近30年的时间,国内信用卡持卡人总数虽已超过1.5亿,但绝大多数仍集中在一二三线城市,且刷卡场景以大型商超消费为主。
基于这样的国情背景,移动支付原本在理论上更应当被看好的“蓝海市场”在于大量拿不到POS机的中小型商户和广大的农村市场,在具体推广时却极有可能陷入个人和商户端无法快速落地的尴尬境地。但如果因此转而与信用卡争夺一二三线城市的“红海市场”,则只会让原本有限的支付市场更加碎片化。
那么,在这场由金融和通讯两个行业中的大佬所主导的持久角力战中,初创公司还会拥有怎样的机会呢?事实上,有不少公司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银联或运营商合作,为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及设备产品的道路,也就是俗称的“军火商”——在角力战中,持续为参战各方提供不断迭代的过渡性产品,以此来支撑初创公司本身的成长,并等待行业统一标准的到来。
只不过,这样一来,在这块被寄予厚望的市场上,我们所更有可能看到的将不再是某一款具备“杀手级”特征的支付应用或设备,而是一场比拼耐力的竞赛。 |